登录个人中心 |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
【新闻发布】聊城开发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情况

时间: 2024年07月25日

字号:
发文单位: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resources/public/20240725/66a1b072990f2583f2963997.jpg

 7月24日,开发区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情况。市场监督管理部部长高彬作新闻发布,二级主管杨静,副部长张法普、于明涛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凤凰网山东、齐鲁晚报、大众网、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等6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开发区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冉令军主持发布会。

 高彬介绍,市场监督管理部紧紧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将监管寓于服务,在促进公平竞争、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稳步加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持之以恒抓民生增福祉,做到惠民利企有态度有速度。做实做细民生安全保障工作,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最根本标准,加大“三品一特”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力度,全区300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包保范围;近年来,在用特种设备提前报检率、定检率持续保持100%,药械化风险隐患排查率保持100%,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100%,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深化政策引导,下大力气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把企业的“忧心事”转化为部门的“案头事”,竭尽全力指导企业用活、用好各项惠企政策。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36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6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95件,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完善监管举措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强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持续推进“铁拳”行动,严厉打击商业侵权、虚假广告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攥成铁拳、办成铁案”的方式,不断净化、规范市场秩序,着力打造公平、透明、稳定的法治化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办理各类案件387件,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32件,简易程序案件255件,移送公安部门2件。

 高彬介绍,市场监督管理部持之以恒抓监管促改革,做到提质增效有强度有深度。着力优环境、争一流,“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统筹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切实做到监管到位、执法必严,妥善处置群众投诉举报,进一步巩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受理各类投诉举报8000余件,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80余万元。着力补短板、扬优势,“质量品牌”建设稳中有进。深入开展“标准化龙头企业引领工程”,筛选新能源客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科技及食品加工业、钢管及有色金属加工业“三大优势”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目标企业进行培育,推动辖域传统产业再升级。去年以来,先后有10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标准20余项,4家企业在标准化试点项目方面获得重大突破。目前,辖区企业累计拥有“省长质量奖”1项、“市长质量奖”4项,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家、“好品山东”产品1个,区域品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着力夯基础、强保护,“知识产权强企”质效并进。立足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在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上下硬功夫。中通客车、中通新能源、山东瑞捷新材料公司分别获评“市级优质专利”二、三等奖,乖宝宠物食品公司实施“仿真宠物食品”专利导航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为辖区企业争取质押贷款1.9亿元;辖区专利快速预审备案企业累计超过50家,助推企业发展“加速跑”。

 高彬介绍,市场监督管理部持之以恒抓改革优服务,做到监管执法有力度有温度。以信用监管为基础,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在全区18个成员单位中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全面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截至目前,检查企业1500余户,免予或不予处罚13起,减少罚没款100余万元。坚持点面结合、多措并举,帮助市场主体重塑信用,累计为全区26户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帮助失信主体摆脱信用惩戒“枷锁”,助力轻装上阵,快步前行。提升有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多领域专项行动。聚焦民生权益保护,紧盯校园周边、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等专项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部门的认知度、获得感和满意度。深入开展“服务型执法”,推行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全面落实“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罚”“从轻减轻处罚”三个清单,进一步统筹“法理情”、把握“时度效”,让监管执法既彰显力度又体现温度。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域开展消费维权提升行动,在大型商超、放心消费示范乡村等区域建设“红蓝小站·七彩服务”工作站,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畅通群众维权“最后一公里”,有效搭建起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工作桥梁,力争把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解在基层。

 杨静就开发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成效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法普就运用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于明涛就市场监管部门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开展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