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

发展保障部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3-17776973

2023-03-12

发展保障部

工作计划

发展保障部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 2023年03月12日

字号:
发文单位:发展保障部

    今年以来,发展保障部在区党工委、管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争创一流、笃志走在前列,在民生保障上兜底线、保民需、深改革、创新路、促发展,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民之所需,创新打造民生品牌。一是持续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开展“十助一树两维护”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服务老人18.9万人次,预计年底服务老年人达22万人次,充分体现了组织温暖,彰显了组织关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今年1月份,被省大数据局评为“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解决方案”;1月份民政部核心期刊《乡镇论坛》肯定了我区做法;6月份,受邀参加2022中国青岛国际康养博览会,代表聊城市作典型发言;以开发区养老服务为主题的微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去年8月份以来,先后接待省市领导及全国行业内兄弟单位参观指导16000余人次开发区养老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二是积极争取全市工作试点坚持“方便就近、实际管用”思想,通过“政府搭台、政策激励、企业唱戏+N”等方式,按时、保质、超额完成了8家(大胡社区、李太屯社区、冯庄社区、滨河社区、常楼社区、光岳社区,“荣食方”久和店、脑科医院店)“幸福食堂”建设任务,其中滨河、冯庄社区“幸福食堂”,仅用60天时间,全面进入运营状态,充分彰显了“开发区速度”1010日,全市现场会收效良好深受老年人喜爱,已成为老年人离不开的“小厨房”“小食堂”三是持续深化基层社区服务,创新议事协商机制,打造了蒋官屯街道“蒋”事说理工作经验,被评为“山东省基层治理试点”。

)坚持党建引领,用心铺就“红色双拥”。积极推动军民共建,与驻军71901部队签订“守初心,强使命-军民共建协议书”,开展“中国梦·进军营.悟初心”军民联谊活动11次;120家拥军企业一呼百应,常态化共建、经常性联系形成常态,“千企万店齐拥军”行动更加广泛3月份集中表彰优秀拥军单位个人2010家企业,10名先进个人),得到市退役局的充分肯定5月份,对8名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庭进行集体表彰,“一人立功、全家光荣”氛围更加浓厚;8月份,广泛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普及退役军人优待政策,进一步树牢了参军享优待、奉献受重视的良好导向;9月份,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学习全军“十大英模”、开展“铭记九一八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北城街道第一书记工作队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7周年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城市血脉;广大退役军人果敢参与,积极响应,参与社会治理、疫情防控,开展志愿行动1200人次。“三个一”清明祭英烈,“退役军人党员突击队助力疫情防控”等经验做法,《山东共青团简报》和《聊城市退役军人工作信息》推广。

(三)坚持以民为本,温情打造助残新模式。为更好的助力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加大服务力度,结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多点布局、精准施策,今年新建“如康家园”2处,其中“滨河社区如康家园”电商助残模式被全市推广;依托优质企业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深入开展“居家助残”服务,服务残疾人960余人次;开设暖心助残,打造电商直播间,以抖音、新媒体直播等途径,教学手工制作,进行网络销售,现已为16名残疾人签订了就业合同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残联进社区进企业”、“阳光助残”和“8个一”等系列活动。针对残障人士特点,组织评残专家入户“零距离”服务,变服务为上门,变“不能跑”为“不用跑”,变“季度评为随时评”,做到有需必应;8月份,区残联被中共聊城市委表彰为聊城市妇女儿童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工作做法被市级推荐至省级给予推广,年底前争取得到省级领导批示

2023年工作计划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3发展保障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拼抢意识和“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赶超劲头,在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工作上再立新功、勇立潮头。

(一)持续深化养老服务品牌效应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民政与残联”相结合,将“幸福食堂”、“日间照料中心”、“如康家园”等多种资源整合打包,促进民生保障融合式发展,形成聚拢效应。

(二)进一步完善基层社区服务体系根据群众需求,立足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落实惠民便民利民政策,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打造出群众认可、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

(三)全力创新助残服务充分整合利用各类扶残助残资源,依托“如康家园”服务平台,为16-59周岁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托养服务努力打造形成以日间照料托养为主体、居家托养为基础、寄宿托养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四)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退役军人评先树优、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充分发挥现有区级红色记忆馆的思想阵地作用,分批分期开展退役军人红色文化教育;实行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设立退役军人优先标识;开展优待证、光荣牌集中发放仪式;进一步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社会氛围。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