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文稿解读《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
索
引
号
|
/2023-17742984 |
||
发
文
日
期
|
2023-06-16 |
发
文
单
位
|
经济发展部 |
组
配
|
文稿解读 |
时间: 2023年06月16日
一、起草背景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 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省、市两级高度重视,围绕贯彻落实国发〔2022〕18号文件精神,2022年11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提出要将先行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各项工作的总抓手。2022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发〔2022〕19号),贯彻落实国发18号文件,提出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2023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聊发〔2023〕2号),提出聊城市的目标要求和落实举措,这标志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转入实际建设阶段。
二、制定依据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发〔2022〕19号)、《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聊发〔2023〕2号)要求,征求了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部门、分支机构和产业园区的意见,组织完成会签。
三、出台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中展现开发区担当、做出开发区贡献,开发区经济发展部牵头组织编制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区《三年行动计划》)。起草过程中,坚持既突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主题,又统筹兼顾、充分体现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过程引领的总体要求;既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级任务,确保国务院有关要求和省市提出的目标举措落地落实,又立足开发区实际、突出开发区特色。初稿形成后又经过了多次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既全面体现了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思路,又充分发扬民主,汲取各方意见、建议,凝聚了全区上下的智慧和力量。
四、主要内容
区《三年行动计划》共包括十二个部分,127条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纵深推进“三个十大行动”,聚焦“四个发展导向”,力争经过三年不懈奋斗,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领域现代化进程走在全市前列,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新局面。到2025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
第二至十一部分,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
第二部分,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建设区域创新中心。聚焦实施科教强区、制造业强区、人才强区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人才引领驱动,提升创新能力整体效能。到2025年,力争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3%以上,创新引领发展更加强劲,科技协同创新更加深化。围绕这一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13条行动举措。
第三部分,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十强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四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围绕这一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12条行动举措。
第四部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十大扩需求”行动,更好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5亿元。围绕这一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6条行动举措。
第五部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全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3%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4.4%。围绕这一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18条行动举措。
第六部分,发挥城镇建设引领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围绕这一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8条行动举措。
第七部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突破。到202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8亿元,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围绕这一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14条行动举措。
第八部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锐意改革、勇闯新路,推进国资国企、要素配置、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前列,推动外资外贸加快发展,以更大力度扩大高水平开放。围绕这一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16条行动举措。
第九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汇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河”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围绕这一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10条行动举措。
第十部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左右。围绕这一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16条行动举措。
第十一部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开发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坚决守牢粮食、能源、资源、金融、生态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一排底线”,显著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底线思维,塑造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环境。围绕这一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7条行动举措。
第十二部分,保障措施。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高规格推进机制、建立完善推进体系、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强评估督导考核、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提出6条保障措施。
五、实质性解读
区《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紧紧围绕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十大任务,提出我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任务,既一脉相承,兼顾全面落实省、市文件有关要求,同时又结合区位优势,突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比如,结合开发区产业特点,围绕“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了“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企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等13项重点工作任务。二是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结合开发区区域特色,提出了“到2025年,黑色金属产业力争规上企业达到56家,营业收入达到320亿元”“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等目标,既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级任务,又立足开发区实际、突出开发区特色。三是为确保区《三年行动计划》尽快落地见效,文件将11项指标和127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部门、分支机构和产业园区,形成了《行动计划责任清单》,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六、关键词解释
1.新型研发机构:发起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
2.人才飞地:我市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园区、企事业单位、市属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等法人单位在市域外人才技术聚集、科创资源丰富地区设立或注册成立(含控股)的创新服务平台。
3.“两高”项目:“六大高耗能行业”中的煤电、炼化、焦化、钢铁、水泥等16个行业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环节投资项目。
4.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入融合。
5.面源污染: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
七、政策解读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部
解读人:王莹
联系电话:0635-8515755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