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

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4426154

2022-06-29

生态环境分局

工作进展

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 2022年06月29日

字号:
发文单位:生态环境分局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生态环境分局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区空气综合指数、PM2.5PM10SO2NO2CO、O3分别为4.81、44微克/立方米、92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1.2毫克/立方米、176微克/立方米,分别居全市第4、1、11、3、3、4、5位。优良天数119天,优良率为66.1%。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徒骇河、小湄河、四新河、周公河等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水标准,1-5月份水环境质量指数为6.22,同比降低21.9%。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管理工作,继续保持了我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的成果。严控环境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推进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各级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坚持“台账式”管理,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推动各交办案件整改。坚持“回头看”机制,紧紧围绕问题清单,深入举一反三,定期“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涉及我局的第二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46件信访件,已全部整改完成。落实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月调度制度,截至目前,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区的3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3个,达到序时进度项10个。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月调度和周调度制度,加快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区的21个问题整改进度完成整改1个,达到序时进度项20个。

2.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专班,以环委办的名义印发了开发区贯彻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落实方案,对各项任务分工进行了细化分解,逐项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高位推动、跟踪问效,以务实的举措、扎实的作风,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

3.开展空气质量攻坚改善行动。2022年率先启动了春季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推行了工业企业扬尘防治“红黑榜”通报制度,上半年共通报50期、红、黑榜企业各150家。制定印发了《开发区2022年大气环境大改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项目标任务和责任部门,重点推进重污染天气应对、臭氧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四大攻坚战。完善了“站长制”工作机制,建立了排名通报约谈机制。开展涉VOCs企业、加油站和汽修厂专项检查行动,检查工业企业、汽修厂、加油站共计90余家,累计发现并解决问题131个;督促36家使用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完成了提升改造。以差异化管控为切入点,引导辖区83家涉VOCs企业严格落实高温时段错时生产,3家工业企业进行了自主减排。推行加油站夜间卸油、错峰加油措施,全区14家加油站全部落实了夜间卸油、夜间错峰加油优惠政策,通过加油站错峰加油政策宣传,群众夜间加油占比环比提升了30%以上。加大移动源管控,抽测重型柴油货车1790辆,对超标的16辆柴油货车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累计对1966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编码登记,抽测车辆152台,对7台超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处罚。

4.加快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根据《聊城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落实方案(2021—2023年)》,编制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落实方案(2021—2023年)》,明确和压实了各部门职责,助推全区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工作实行月调度机制,每月调度各部门更新目标调度表和任务调度表,每季度汇总“四减四增工作总结”,并上报市“四减四增”专班。

5.综合施策保障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继续开展专职巡河制度,对4条重点河流沿线进行徒步巡查,徒步巡河39次,巡查点位132处,对发现的16处突出问题均及时反馈至责任部门和属地街道核实后整改到位。开展了汛前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汛期管网排水、部分河段存在垃圾、河道水草未及时清理等突出问题详细记录,形成问题清单,督促2个立行立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协调市政部门加强了市政闸门管控力度。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向党工委(扩大)会议进行了专题汇报,明确了今年的任务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截至目前,8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完成4个,其余4个正在推进中,2条黑臭水体即将启动治理工作。推动《聊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在我区落实落地,明确了各部门任务分工,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目前已进行了2次调度。

6.加强土壤污染监管。更新了2022年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先后督促9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了土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前完成了市里下达的隐患排查工作目标。指导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开展了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9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完成了上一年度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涉及地下储罐的单位完成了地下储罐备案。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开发利用前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开展了重点地块的复核抽查工作,确保调查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先后建立了我区2022年度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和1-6月份地块安全利用台账。向市土储中心印送了原鲁化四厂地块风险管控函,确保地块安全利用,避免疑似污染地块的违规利用。

7.加大深化改革创新力度。用好“三线一单”绿色标尺,作为园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的重要依据。成功创建为省级“环境医院”服务模式试点,配套获得省级六稳六保第四批政策奖励资金40万元。加快自动在线监测、电量监控、高空瞭望平台、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环境管控能力建设,相关做法被省委办公厅《今日信息》和《中国环境报》刊发推广。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参照最新的创建体系,与有关专业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网格化巡查、每日分析研判、突出问题预警督办等机制,竭尽全力保障环境质量改善。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8.严守环境安全底线。加强辖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对辖区内6家涉废酸企业、1家医药企业和2家危废收集单位开展了重点企业监管排查;对辖区内264家涉危废企业进行专项排查工作,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及时、有序、无害化处置。切实做好夏收秸秆禁烧工作,采取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宣传办法,营造良好禁烧氛围,发布《秸秆禁烧宣传册》和《禁止焚烧秸秆倡议书》2000余份,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禁烧部署和宣传情况;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和高空瞭望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巡查,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对于秸秆焚烧火点随发现随处置,第一时间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现大面积秸秆焚烧火点。

9.强化生态环境宣传。加大生态环境宣传力度,开展载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上半年在经开区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布、转发环境信息680篇,在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网、聊城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发布环境报道5篇,聊城电视台专题宣传报道7次,向上级报送信息66余篇,先后筹划组织了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宣传日、世界低碳日等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存在的问题

(一)空气质量改善的基础仍然脆弱。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力度还不够。一方面,全区PM10浓度依然处于高值,在全市排名末位,扬尘污染仍然严重。施工工地在落实“六项措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责任意识薄弱、措施执行标准不高的情况,道路深度保洁水平容易出现起伏,区域内在用重型柴油货车众多,扬尘污染依然是制约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臭氧污染逐渐加重。进入夏季以来,臭氧污染日益凸显,2022年1-6月份,6项污染因子仅臭氧指标同比反弹,成为唯一一个同比恶化的指标,成为目前影响空气优良率的首要因子。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超标隐患仍未消除。一是汛期小湄河水质超标问题已凸显。受6月下旬以来的频繁降雨影响,市政闸门泄洪导致的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再一次出现,目前小湄河超标现象仍在持续,采取的系列应急措施未能解决问题。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进度滞后。目前正在推进的农村生活治理项目,收集难度大,资金投入高,个别村庄的治理工作出现了滞后,2条黑臭水体按市政府要求的时间节点完工压力较大。三是入河排污口治理工作推进不平衡。全区纳入整治范围的各类排污口共计47个,截至目前,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和种植业排口规范化整治工作较为顺利,其余类型排污口整治工作相对缓慢。

(三)环境风险依然存在。科学、精准治污能力不足,导致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产出还不成正比,对存在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异味扰民等问题,还没有做到精准分析问题症结,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生态环境底线思维有待加强,危险废物的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在微信、公众号、宣传车、大喇叭等全覆盖宣传的情况下,仍有个别村民焚烧秸秆,对全区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不折不扣做好上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实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清单化调度工作,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整改任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对突出问题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坚持以整促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点上问题解决推进促进面上的工作的提升,确保已完成整改的任务经得起时间检验。

(二)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聊城市贯彻落实《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工作方案>落实方案》为总抓手,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和区环委会议事协调机制优势,根据各级工作部署,进一步压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责任,推动工作开展。

(三)继续推进大气环境大改善攻坚行动。以狠抓《开发区2022年大气环境大改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空气质量监测站“站长制”的通知》等2个文件落实为关键,突出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统筹推进其他区域防控任务,扭转我区当前空气质量不利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第三方技术服务的优势,强化每日研判,提升辖区科学治污能力,继续利用车载质谱走航等技术手段,锁定污染高值排放区域,实现精准治污。

(四)综合施策改善水环境质量。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汛期水环境质量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敏感闸涵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入河量,统筹运用生态补水、增加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等手段,保障小湄河水质。突出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督促各责任部门主动担当作为,明确整治目标,确保年底前完成既定目标。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聊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源、城市源、农业源污染管控,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并适时通报。

(五)积极推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提前谋划、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结合《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32个园区建设指标进一步梳理,逐一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确保各项建设指标数据真实有效。引进第三方技术公司服务,力争提前完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

(六)继续强化环境安全责任意识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倾倒和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检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深化异味扰民专项整治,消除舆情隐患。提前部署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及时总结夏季秸秆禁烧积累的好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等的舆论引导作用,开展警示教育,大力宣传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曝光反面典型,营造浓厚的禁烧氛围。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