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
开发区:规范代理登记行为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时间: 2025年10月20日

字号:
发文单位:行政审批服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已于9月15日正式实施,为我区规范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提供了明确指引。《办法》进一步规范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防范虚假登记,对接国际反洗钱规则,提升登记注册质量,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部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推动新规落地见效,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规范登记联络员及代理人条件,明确法律责任义务。登记联络员应当由经营主体任命或者指定内部工作人员担任,代表经营主体办理登记、备案事项。登记代理人应当具备登记注册相关专业知识,直接接受经营主体委托,原则上不得兼任经营主体的登记联络员。其中,登记代理人应当如实记载执业情况,妥善保存执业记录等资料,不得从事虚假登记行为,不得扰乱市场秩序。

新建登记代理人信息管理制度,有效强化登记申请真实性要求。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建设全国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人信息系统,记录并归集、公开全国登记代理人、相关机构负责人、从业人员、代理业务、依法被限制申请经营主体登记的人员等相关信息。登记代理人应当通过全国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人信息系统表明其代理身份,对当次登记涉及的相关人员或者组织进行身份核验,规范登记申请行为。同时,《办法》明确登记代理人反洗钱特别要求。登记代理人在接受委托从事经营主体登记代理业务时,应当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接受反洗钱监督管理,协助和配合相关执法机关进行反洗钱调查,不得在代理登记业务时从事洗钱活动或者为洗钱活动提供便利。

开发区精准贯彻落实《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系列工作。强调代理人在保障申请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前端责任,引导其从“经办人”向“责任主体”意识转变。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与合规监管,持续完善经营主体登记服务方式,擦亮我区一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将15人列入委托代理人黑名单,500余家企业列入本地企业黑名单。

此外,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强化登记代理违法行为监管,进一步依法加大惩戒力度。完善监督惩戒机制,明确虚假登记一般性罚则和从重性罚则。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经营主体登记的,登记机关可视情形将有关人员列为直接责任人自相关登记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登记机关对于直接责任人作为登记联络员或者登记代理人提交的登记申请不予登记。

通过贯彻落实《办法》,登记代理行为更加规范“经办人”向“责任主体”意识转变,有效保障了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通过建立登记代理人信息管理制度,实现了对登记申请源头的有效追溯,强化了对申请行为真实性的制度约束。一位代理机构负责人表示:新规的出台,我们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今后一定会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诚信代理,为客户把好材料关,也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尽一份力。

下一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将持续完善经营主体登记服务方式,举办登记代理人专题培训,详细解析登记联络员及代理人资格条件、法律责任与义务的最新规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与合规监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