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年04月11日
一、诉求概况
2024年11月,来电人承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城街道某机电有限公司13万元光伏安装工程,同年12月完工并通过验收后,遭企业拖欠全额工程款。经多次协商无果,来电人诉求政府部门介入督办,要求企业履行支付义务并回访反馈。
二、处置过程:刚柔并济破难题,精准闭环促履约
(一)依法监管“强基础”
北城街道办事处接诉后立即启动核查程序,发现涉事企业因业务调整未及时办理地址变更,依据《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将其列入异常名录,同步通过市场监管系统、税务登记信息及行业协会渠道锁定实际经营地址,为后续协调建立基础联系通道。
(二)柔性协调“疏堵点”
工作人员赴企业实地沟通,针对其“资金链紧张”的反馈,一方面组织双方开展3轮面对面协商,援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规,阐明拖欠工程款的法律责任及信用惩戒后果;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协助制定分两期支付方案(首期7万元,剩余6万元30日内付清),既维护投诉人合法权益,又为企业预留短期资金周转空间,促成初步和解。
(三)刚性执行“保落实”
当企业未按约定支付第二期款项时,街道迅速升级监管措施:建立“一日一跟进”专项台账,指定专人每日联系企业负责人,实时掌握资金筹备进度;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明确告知若拒不履约将面临信用评级降级、招投标受限等联合惩戒措施,同步抄送区住建、金融监管部门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开通“绿色通道”,为来电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步告知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救济途径,形成“监管威慑+司法引导”双约束。通过压力传导与履约督促,企业最终在5个工作日内全额支付剩余6万元工程款,实现诉求闭环解决。
(四)延伸服务“提质效”
工单办结后,街道办主动向来电人提供热线联系电话(8851735),承诺持续跟踪款项到账情况;针对涉事企业,在完成地址变更、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同时,安排专人指导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治理成效:以点带面优化营商环境
此次事件处置彰显“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治理逻辑。
(一)民生保障见实效:历时35天全额追回13万元工程款,切实维护了中小经营者合法权益,获得来电人“处理高效、服务暖心”的高度评价;
(二)信用监管成闭环:通过“异常名录列入-动态履约监管-信用修复指导”全链条管理,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又避免“一罚了之”,为经营困难企业留足整改空间,实现监管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统一;
(三)治理经验可复制:形成“依法处置为前提、协商调解为首选、动态跟踪为保障”的工程款拖欠化解机制,为同类问题提供标准化处置模板,助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北城街道办事处以“精准识别问题、分类施策化解、全程跟踪问效”的工作模式,成功破解“人去楼空难追款”“协议履约难落实”等痛点,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权益提供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