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年05月22日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癌症会传染吗?“发物”会引起肿瘤复发吗?防癌体检靠谱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赶紧看过来吧!
什么是肿瘤
肿瘤就是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导致正常细胞失去正常生长调节功能,发生无限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不因致瘤因素停止而停止生长。
早筛篇
肿瘤早期报警信号“五字诀”:血、块、痛、烧、减。
血(出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
块(异常肿块):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相貌丑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肿块。
痛(疼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都可能是肿瘤早期信号。
烧(发烧):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超过10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晚上熟睡后出汗)等更要警惕。
减(体重减轻):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排除甲亢、糖尿病、肾癌、淋巴瘤等肿瘤疾病在作怪。如果体重减轻的同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更要积极检查。
1.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最重要途径。
2.肿瘤标记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
3.前病变并不是癌,但要积极处理。
肿瘤怎样预防
做好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可以避免1/3的癌症发生
一级预防:主要包括控制吸烟、改善饮食习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接触致癌物质、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等。另外,科学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少食高脂肪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
二级预防:定期进行检查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三级预防:即对已经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主要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法,预防肿瘤复发、进展,降低肿瘤的致残率、致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如何“吃”出健康,预防癌症
食物多样:以营养适宜的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多吃多种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至少400g),每天都吃全谷类(如燕麦、大麦、玉米等)和(或)豆类(如豆荚)。
少喝酒:男性每天不超过2份,女性不超过1份(1份酒约含10—15g乙醇)。限制乙醇饮料:鼓励不饮酒,尤其反对过度饮酒,孕妇、儿童、青少年不应喝酒。
选择肉类食品:如果吃肉,每周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取量应少于500g。最好选择鱼类、禽类或非家养动物代替肉类。尽可能少吃烟熏或加入化学防腐剂保存的熟肉类制品。
少吃盐和腌制食品:少吃腌制食物,减少烹调用盐。成人限制在6g以下(2.4g钠),可用加碘食盐以预防甲状腺肿。
注意食品卫生:注意防止易腐食物受到真菌污染,不要吃霉变食物。易腐败的食物如不能及时吃掉,应冷冻或冷藏。
膳食补充剂:如遵循以上膳食原则,则不必用膳食补充剂来减少癌症的危险性。另外,不要吸烟或嚼烟。
康复篇
1.癌症患者要重视心理调养。
2.关注癌痛防治,提升生活质量。
3.发物不靠谱。
4.肿瘤患者要合理饮食。
5.肿瘤患者要重视治疗后的定期随访复查。
正确认识癌症,拒绝谈癌色变。我们要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与癌症作斗争,利用现有的综合治疗方法,实现我们的治疗目标,使生命之路走得更远!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