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劳动教育一是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劳动实践中去,在劳动中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在劳动中发展智力、促进思维;在劳动中享受乐趣,感受生活的美。
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必然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做事勤快,兢兢业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能在劳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开发智力、提升能力;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不会被风雪、严寒所吓倒,身体得到锻炼,体魄自然增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最后,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各年级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外植树、除草、浇水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考评或举行活动增加学生积极性。
学校积极开张劳动实践或竞赛类活动,如:每学期举行家庭劳动等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做饭技巧,在学生把自己的“手艺”带给别人享受的同时,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学生从劳动比赛和实践中既增长了技能,又获得了成长。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叠被整理房间,帮家长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我校校内卫生工作由学生清理,包括教室内外、走廊、楼梯、卫生间、操场、校内绿植区域等,这也充分让学生从课堂转移到了实际行动中来。
4、课堂教学
平常教师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美丽家园的优秀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这本身就是劳动的重要内容。
设置因地适宜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核心。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在校内主动承包校内一块责任区的卫生保洁与维护工作,在家中可以帮助父母至少洗一次衣、做一顿饭等,在寒暑假和在线教学期间,设置劳动时间计划和课程。学校对其进行定期督促与检查,保障劳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九九重阳节期间开展“关爱老年人”主题班会,并安排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洗脚,洗衣做饭等活动。
三、学校组织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
每月带领学生去校外做志愿服务,打扫卫生,捡垃圾,擦洗公交站牌,擦洗垃圾桶等公益活动。
在教学中,要用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教育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扫一扫手机查看